【電視】LED背光直下式、側光式優缺點比較 (圖文說明,讓你一看就懂) <7/22更新>
Wednesday, July 15, 2015最近毆吉倉像是購物狂上身般,為了西港刈香和泰國自助行,迅速地敗了顆Sigma Art 24mm F1.4 廣角大光圈定焦鏡,接著又開始把腦筋動到成立不到一年的窩居,才剛換了個電腦螢幕,現在又打算動到電視的頭上;似乎像是感應到毆吉倉購物狂般的慾望,原本用得好好的恩典牌 SAMPO 32吋液晶電視卻也開始發出嘰嘰嘰的聲音,看電影時,互相和電影配樂在尬聲,看誰比較宏亮,毆吉倉因為電視很配合地故障,順理成章開始爬文,準備敗下一個3C產品。
不過要下單前,還是要先經過財務總管這關,毆吉倉還算認分,交了份LED背光模組的規格比較,以下就是他採購報告書的精華。
Direct 直下式 vs. Edge 側光式
LED電視其中一個規格,背光方式,會影響成像的品質,以下就來看看背光方式有那些優缺點,供各位參考。
1.Direct lit / Back lit / 直下式
直下式顧名思義,你可能會以為直接從面板下方打光,但實際上是從面板背面打光,可別讓中文翻譯把你搞胡塗囉!還是聽不懂嗎?請看下面圖示,下圖是全陣列直下式 LED 背光模組。
(圖片來源)
2.Edge lit / 側光式
側光式顧名思義,真的是在面板的邊緣打光,並利用導光板把光導到面板每個區域,依照機構不同設計,背光模組可安裝在上下左右,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3.優缺點比較
直下式LED:
優點一:由於直下式LED均勻分佈在面板後方,所以可以獲得較側光式還要好的透光均勻度。均勻度不好就會形成明顯的Mura (註1) 或Clouding 效應,或是在邊框看到漏光的現象。
(嚴重Mura,圖片來源)
(明顯漏光,圖片來源)
優點二:另外,拜直下式LED全陣列區域調光(FALD,Full Array Local Dimming)所賜,可擁有較高的對比度(Contrast Ratio)及更多明暗部細節。
以下圖片是有無 Local Dimming 的差異。
有 Local Dimming
Here is an example of real-world blooming/haloing from the article I referenced:
FULL-ARRAY LOCAL DIMMING TV
(圖片來源)
無 Local Dimming
here is a picture of an LED/LCD without local dimming (or with frame-dimming):
LED/LCD WITHOUT LOCAL DIMMING
(圖片來源)
PS. 其實如果真要挑對比夠高,黑要真的夠黑,那就只能淚推電漿(PLASMA)電視了。
And for comparison purposes, here is how the same image would appear on a Plasma (would love one of the OLED owners to capture a picture of this scene on their WOLEDs!):
PLASMA TV
(圖片來源)
缺點:但缺點是電視會比較厚,ID沒那麼好看,且因為LED數量較多,會比較耗電(消費者應該對這點比較沒感覺),但LED一多,BOM cost上升,消費者最有感覺的會是價格較高。還有微模糊(Blooming) 現象,出現在較亮暗交接的區域,暗部畫面灰階層次的表現會被影響而降低。
請參考以下這張照片說明Blooming現象。
(但是有網友質疑這不是Blooming,邊緣微亮其實是UI設計的特別效果,用來表示目前選到這個選項。)
不論真假,毆吉倉還是認為大家可以用這張圖片,來理解微模糊(Blooming)在鄰近灰階表現會比較差的概念。
(圖片來源)
側光式LED:
優點:簡單來講,就是便宜,ID外觀又好看。
缺點:但由於沒有區域調光,頂多只能做全域調光(Frame Dimming),所以對比度較差,且邊緣會有明顯漏光,Mura effect會更明顯,請參考以下圖片。
Recently i´ve bought a Samsung 46es6800 for 750€ in Redcoon, and i´m having problems with the clouding .... here is it:
(圖片來源)
4.結論 (一定要來一張工程師必備之優缺點比較表)
項目
|
優
|
缺
|
Direct-lit (Back-lit)直下式 | 區域調光佳 | 電視厚 |
均勻度稍佳 | 全陣列耗電 | |
明暗細節佳 | 貴 | |
對比度高 | Blooming | |
mura or clouding effect | ||
Edge-lit 側光式 | 電視薄 | 區域調光差 |
便宜 | 漏光明顯 | |
明暗細節差 | ||
mura or clouding effect |
身為一個領死薪水的上班族,毆吉倉當然會選擇便宜的側光式LED TV。主要原因如下:
A. Mura or Clouding effect,以上這兩種背光型式都會有,就差嚴重或輕微罷了。
B. 光看產品Spec,也不會知道直下式LED有幾顆?(密度越高,對比、均勻度越好,微模糊越小),區域調光技術夠不夠好?這些都會增加廠商的成本。你以為多花了錢,就會有電漿的黑? 嘿嘿! 還是直上電漿比較快了!
C. 側光式的缺點,都是要在特定的畫面下,才比較容易觀察出來。如看電影時常有的暗部細節,可能會被犧牲掉,但電影也不是從頭到尾都是黑的,選購時去賣場挑一台面板對比高的電視,如VA面板(IPS面板對比度是弱點)就好囉!
以上,就LED TV背光模式跟大家做個簡單的分享。
最後再給大家一個電漿跟LED的比較:
(圖片來源)
註1:
Mura本來是一個日本字,隨著日本的液晶顯示器在世界各地發揚光大,這個字在顯示器界就變成一個全世界都可以通的文字。
Mura是指顯示器亮度不均勻造成各種痕跡的現象,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在暗室中切換到黑色畫面以及其他低灰階畫面,然後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用力去看,隨著各式各樣的製程瑕疵,液晶顯示器就有各式各樣的Mura。
7/22 更新:
有PTT網友指出,現在 LG 高規格的機種都採用側光式背光,且賣場便宜的胖胖機都是直下式背光,剛好與本文提的側光便宜說,完全相反。
為了避免讀者誤會,特地再補個 PS 後記。
毆吉倉在撰文時犯了一個錯誤,沒有用消費者的角度來探討,而單純只用宅宅工程師的視角,認為背光 Performance 要好就要用全陣列 LED 直下背光,就背光模組 BOM cost 以不偷料的狀況下,一般來說是比側光式要貴。(沒想到可以使用便宜 LED 顆粒、減少顆粒數等等,Cost down 情況的實務面)
而一般消費者最容易獲得的資訊僅有價格、規格,再加上時代潮流趨勢,各TV大廠轉向薄型設計,採用側光式背光。因此,很難從單一背光規格來判決商品市場定位及價格。
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電視好了。台灣很多公司產品的生產流程,大概會是由業務決定產品 BOM Cost 不得超過 USD XX 的前提下,針對特定區域、族群,設計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接下來就開始找 PM、HW、Key part、ME、ID、SW… 等各 function team 進來開會,訂定產品規格。各 function team 回去就開始找 solution 並提 Proposal。
因為一開始就受限於特定的 BOM cost,所以各 function team 就會傳出” X! 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之類的聲音出來。結果是能偷的料就偷,能便宜的料就用,Performance 根本沒人管。
最後,產品大概就長這樣!
(圖片來源:Google 紙紮電視)
以上補充內容憑個人經驗分享,不代表每家公司的生產流程都是這樣。
僅就宅宅工程師的視角,提供給大家參考。
0 意見